如果錯用禁藥只是無心,那我們該原諒嗎?

三個月的禁賽,或許不長。但對世界排名第一的Jannik Sinner來說,那是一段格外漫長的沉默。

國際體育新聞

何適

4/30/20251 min read

這位來自義大利的網球新星,在2024年3月兩度藥檢呈現陽性,驗出禁用物質 Clostebol。這種屬於類固醇類的成分,被明確列入禁藥名單。違規的事實,無法否認。

但故事並沒有那麼簡單。

根據調查,他體內的Clostebol,來自一位物理治療師手上的「外用噴劑」,用於處理自己手部的小傷口。該名治療師未戴手套,便在同一場次中為Sinner做了按摩,導致藥物接觸到運動員皮膚,進而進入體內。

初步審查單位 ITIA 認為他「無可歸責」,未予禁賽;然而,WADA並不同意這個結論,提出上訴。Sinner最後選擇妥協,同意接受2025年2月9日至5月4日的三個月禁賽處分——一個能保住他法網參賽資格的「剛剛好」安排。

公平在哪裡?這是一個真正困難的問題

Rafael Nadal,這位22座大滿貫的傳奇選手,在Laureus體育獎上接受CNN專訪時表示:「我百分之百相信Jannik是無辜的。」
「他不是那種會選擇禁藥的選手,我相信他的人品與精神。」

許多球員也站出來聲援,包含英國選手Jack Draper,甚至是美國傳奇Serena Williams都說:「他是一位對網球有幫助的人。」不過她也語帶諷刺地補了一句:「如果是我,可能會被禁賽20年,連大滿貫都被收回了。」

這一切,引出了一個問題:
是不是世界排名前幾的選手,就會有制度上的「通融」?

當「誤用」禁藥成為防線,那道界線在哪?

反禁藥規範之所以嚴格,正是因為要守住運動場上的公平。但在實務中,無意間的污染、按摩乳液、甚至室友使用藥物產生接觸等情況,真的不罕見。這也是為什麼反禁藥規範中有「明知與否」的區分,也有「比例原則」。

但問題是——你怎麼證明你真的不知道?

或者更難的問題是:
你可以不知道,但你應該負責嗎?

公平,不該只在結果後才討論

Sinner即將在法網重返賽場,一如他過往高雅的擊球風格,也一如那張始終冷靜的臉。他可能仍然是我們喜歡的選手,但他現在也是一位曾經「禁賽過」的世界第一。

他有沒有錯?大多數人相信他沒有故意。

但我們也不能忽略一個問題——

當一個選手被查出禁藥陽性,即便他是「無辜」、「無意」,是否就該減免處罰?

還是我們應該以結果為依據,哪怕原因是善意的疏忽,也不能輕放?

這不是針對誰,而是針對整個體育價值的思考。

當運動不再只是分數與獎牌,我們要怎麼定義什麼叫做「乾淨的比賽」?
什麼又叫做值得敬佩的選手?

這個答案,也許你我都還在尋找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