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不變差」的堅持
與身體深度對話的堅韌:張遠鍇的日常運動
專題故事
何適
11/11/20251 min read


一切的困難,其實都不難?
你的人生中,有沒有某個時刻讓你覺得,一切的困難,其實都不難?對我而言,這個時刻發生在某個清晨七點。在萬華運動中心的器械區,我看到一個格外專注的身影—他正是張遠鍇先生。我鼓起勇氣,厚臉皮地去聊了聊他的運動人生,而這段對話,遠比我想像的更為深刻。
遠鍇先生的背景,是一張沉重的清單:重度肢障、小兒麻痺、糖尿病、高血壓,甚至經歷過心肌梗塞。他的人生像是被命運重重地畫上了許多限制。然而,這位公職退休的長者,卻選擇在人生的下半場,擁抱了規律運動的習慣。此外他也鼓勵著地說,建議所有身心障礙者趕快開始運動,因為這不只是一種生活習慣,更是與身體、與生命達成和解的方式。
他的動力,不是追求金牌或成績,而是最簡單的初衷:「不變壞,是唯一的目標。」 沒有想要強求什麼,只是單純地想要動一動。這份「知足」,恰恰成為了他持續前進的最強大動能。
遠鍇先生坦言,萬華運動中心對他而言,是一個非常友善、充滿愛的場域。
從工作人員的主動協助,到身邊民眾的互助,這裡建立起了一種「愛的默契」。我透過他的描述,看見了臺灣人心底那份樂於助人的快樂,而這份環境的愛與友善,正是他愛上運動、愛上這裡的原因。一切的美好,都起源於環境的溫度。
全國教育部終身學習楷模的代表人物
遠鍇對自我學習的珍視,甚至讓他成為了全國教育部終身學習楷模的代表人物。在社區大學裡,他不間斷地精進自己;在運動中心裡,他不間斷地去認識自己的身體。這份「主動學習」的精神,在我眼裡顯得尤其可貴。因為他抱持的信念是:只要肯繼續,身邊的事物自然會前進,不停地前進是最重要的。
在與遠鍇的對話中,他的「不退步」哲學讓我感受到了與身體深度談話的堅韌。在身體層面,他很知足地說,他沒有覺得自己有什麼「進步」,或許只是重量上稍微增加罷了。他最想維持的目標,就是身體機能「沒有退步」。對任何身障者來說,「沒有退步就是最大的進步」,這是他們與病痛長期拉鋸戰中,最棒的勝利宣言。同時,運動也化解了他生活上的許多苦悶,讓身心感到更舒暢。
他坦言,國家和政府提供了許多福利與資源,讓他心懷感謝,也相信環境會越來越好。但他同時也點出了現實中,可以更好的地方:目前臺北市身心障礙者的運動團體班,雖然很棒,但由於每個人的障礙狀況不同,難以透過團體班達到最佳效果。遠鍇認為,如果能有更量身打造的特殊人士個別菜單,將能提供更大的幫助與進步。
這份建議,充滿了他對基層身心障礙運動推廣的用心,同時也讓我們反思,體育資源如何能更細膩、更有愛地分配到每個需要的個體身上。
體育的價值
我是一位深愛著體育的人,我相信體育在人與人的社會中顯著的價值,而遠鍇先生的故事,給了社會上所有身處困境的人一縷微風,他的行動與生活,告訴著世人,一切的困難,其實都不難。
在他身上,我看見了「持續」的堅韌,那是與身體深度談話後才能找到的巨大而平靜的力量。「不需要太強求的去追求」他的人生哲學告訴我們,只要肯持續,就能達到想要的。這份「終身前進」的態度,正是他獲得終身學習獎的價值所在。
張遠鍇先生的故事告訴我們:當你真心渴望「不變壞」時,你已經在持續變好的路上了。 而那清晨七點,在健身房中默默流動的生命力,將永遠提醒著我:真正的勇氣,是與自己的身體,進行一場充滿愛與理解的、永不間斷的對話。
體育
探索臺灣體育歷史與國際新聞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
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