運動和體育的不同:從身體到生命的養分
我曾在臺灣高中端從事三年體育教育、兩年於美國完全中學擔任體育教師。現在則悠遊在體育的故事之河中-這些年,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:「運動」和「體育」,到底有什麼不同?
專題故事
何適
4/20/20251 min read


在我從事體育教育的這些年裡,
我常常思考一個問題:「運動」和「體育」,到底有什麼不同?
運動,對我來說,是身體的活動,是一場比賽、一段汗水、一個動作。它可以很激烈、很精彩,也可以只是一時的興趣或娛樂。很多人參與運動,享受其中的快感與挑戰,但運動的經驗若沒有被思考、整理、內化,就容易停留在身體之外,成為一種短暫的刺激。
而體育,則是透過運動去認識自我、探索自我、進而成為更好自己的過程。它是把運動的經驗轉化為人生的養分,學會如何與人相處、如何面對壓力、如何設定目標並堅持下去。體育,是教育的一環,是培養人全面發展的關鍵力量。
我曾在臺灣與美國擔任體育老師,教過不同年齡層的學生,也遇過來自各種文化背景的人。在這樣多元的環境中,我更深刻地理解到:體育不是單純的「運動課」,而是一堂關於生命的課。它教會學生如何合作與溝通,如何在競爭中保有尊重,如何面對勝敗,並從中找到自信與價值感。
體育也讓學生更理解自己的身體,知道什麼運動適合自己,學會飲食與生活管理——這些知識與習慣,往往不是考試的內容,卻能影響一個人一輩子的健康與幸福。
古希臘的哲學家們早已理解這一點。他們將運動視為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,認為透過運動,人能在身體、心智與品格上達到平衡。柏拉圖與亞里斯多德都強調,「完整的人」不只是頭腦聰明,更要身體強健、品德優良。而這樣的全人發展,正是體育的核心精神。
所以,當我們談論運動時,不妨也想一想,我們是否讓運動成為了體育?是否讓這些活動不只是流汗與輸贏,而是成為陪伴我們成長的力量?
運動可以是一時的,但體育會是我們一輩子的功課。
體育
探索臺灣體育歷史與國際新聞。
© 2025. All rights reserved.



